随着深市主板与中小板的正式合并,深圳市场开启了“主板+创业板”的新格局,创业板的“三创”、“四新”优势更加凸显。
经历了春节后的一波调整之后,A股近日开始回暖,而创业板回调后的阶段性反弹力度比其它主流指数更“凶悍”一些。业内分析认为,注册制改革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为创业板长期发展提供了动力,此前的短期估值扰动则为创业板短期布局带来了良机。
在注册制下,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、信息披露的合规性完整性都将成为企业融资的核心条件,叠加退市制度的优化改革,有助于股票市场长期活力和良好生态。
实施注册制以来,新股发行速度迅猛。据统计,科创板与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以来,共有331只股票上市,超过半数的股票归属医药、电力设备新能源及信息技术板块,其中103只信息技术个股,55只医药股,16只电力设备新能源个股。
有业内人士总结了当前创业板注册制总体上展示出的三大特色:首先是主营业务的聚焦能力,其次是强调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,最后是注重企业产品服务的科技含量。
当然,创业板的投资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注册制上,更多是源于其“三创”、“四新”定位下的内生优势。
在注册制背景下,创业板300指数先于创业板指数吸纳新上市公司。
在注册制铺路下,创业板的长期活力被激活,也被公认为是A股市场最有发展潜力的板块之一。
创业板在科技行业上的分布均处于较高水平,包括医药、电力设备及新能源、计算机以及电子行业均具有较高的权重。科技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,当前处于新一轮科技周期,技术不断更新迭代,国内科技制造行业加速发展。统计2010年以来各个主要板块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值可以发现,创业板是各个板块中研发投入最高的板块。
2、盈利能力持续改善
在经历了2017年、2018年连续两年业绩下滑,2018年年报大幅计提亏损后,创业板业绩风险逐渐出清,2019年开始业绩大幅回升,盈利能力超过主要板块。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的数据来看,创业板体现出明显的高成长性。
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下,市场中的大小市值股票也会发生轮动。后疫情时代,疫情逐渐得到控制,在经历了2020年经济冲击后,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抬升,企业盈利回升具备持续性,宏观经济的信用风险收敛,利好小市值股的表现。
1、科技基因带来长期生命力
这两年提到创业板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同一个关键词:注册制。
1、创300=77.5%创业板指+22.5%小市值创业板
创业板30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聚焦医药、电新、信息技术,权重占比达35%,自由流通市值平均数为2753亿元。成分股中,14.24%权重的公司总市值在100亿以下和31.48%权重在100到500亿之间,中小市值属性明显,且中小市值公司成长壮大后仍保留在创业板300指数中。
2、布局优质赛道,覆盖新兴成长
3、尽享创业板注册证改革红利
3、全球经济复苏促进小市值个股信用风险收敛
创业板300指数成权重占比最多的行业为医药、电力设备及新能源,信息技术权重占比依次为27.44%、17.64%和26.24%。
作为创业板指数中的一员,创业板300指数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可能比较陌生,但其实力却并不平庸。天弘创业板300ETF、天弘创业板300指数基金的发行,也为投资者高效率、高质量布局创业板优质公司提供了机会。
4、前十大盈利和成长性俱佳
趁着创业板反弹的东风,全市场首对创300指数CP??天弘创业板300ETF、天弘创业板300指数基金于4月8日正式首发,一键打包300家高成长企业,为投资者高效率布局创业板提供了机会!
创业板300指数前十大成分股净资产收益率ROE平均数为20.2%,归母净利润单季同比平均数为66.7%,总体具有高盈利、高成长特点。
5、长期收益较主流宽基指数表现更优秀
自基日以来,创业板300指数累计收益为265.44%,年化收益率为16.49%,长期收益率高于中证500、沪深300。指数年化波动率为48.2%,最大回撤为69.73%,夏普比率为0.51。
注册制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为创业板提供了长期发展动能,前期回调为投资者布局创业板带来了难得的布局机会,而天弘创业板300ETF、天弘创业板300指数基金则为投资提供了指数投资的便捷工具。
从4月8日起,天弘创业板300ETF正式在各大券商渠道发售;天弘创业板300指数基金在支付宝-理财、天天基金、天弘基金APP、各大券商APP等渠道有售,感兴趣的投资者不妨关注。
创业板300指数最近五个完整年度收益:2020,51.16%;2019,40.92%;2018,-31.19%;2017,-14.98%;2016,-25.03%。
风险提示:观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意见。指数基金存在跟踪误差,投资者在购买基金前应仔细阅读基金招募说明书与基金合同,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,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